• 加载中...
  • 加入收藏
手机版 扫一扫
上海高校

耿焱教授来校讲述“人文、社会科学与中国实践”

时间:2016年06月23日 信息来源:同济大学 点击: 加入收藏 】【 字体:

      6月21日下午,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名誉院长耿焱教授做客我校,在德文图书馆给我校师生作了题为“人文、社会科学与中国实践”的报告。她以深厚的理论修养和丰富的人生阅历,向师生们勾画了改革开放以来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发展图景,以及由人文和社会科学支撑下的中国实践的发展。报告前,我校党委书记杨贤金接见了耿焱。

耿焱教授来校讲述“人文、社会科学与中国实践”

      耿焱先提出,人对世界的认识、感觉和理解构成人文科学。人文科学尤其关心人自身的素质、知识和价值观,关心人的权益和价值,人的尊严和理想的人格。人文教育应该从小抓起,高等院校除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系统外,还要有更加深刻的人文教育,让个体关注人文精神,以人为本,注重人的价值的体现。她指出,人文有三个层面的表征,分别是人性、幸福与尊严的追求。人应该保持理性,这个理性包含人对真理的追求,同时人对生活意义的追求产生超越性。在有些灾难性事件中,个体面对生死选择时会选择利他,这就是人性超越性的体现。

耿焱教授来校讲述“人文、社会科学与中国实践”


      耿焱还指出,经过三十多年的大变革,我们这个社会已经完全不同了。我们需要用自然科学、人文和社会科学的新理论来研究新的社会,实现大胆突破。看待现代社会,一定要讲求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,同时我们又不能单方面地崇拜自然科学,没有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发展,社会就不可能均衡地发展。
      讲到中国社会实践,耿焱向听众解释,改革开放以来,经济结构的变化导致了社会文化价值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,社会已从单一的文化价值观转向了多元的文化价值观。她引入人类学研究范式,指出文化是一个系统,基本包含集中权主义、个体主义、平等主义、消极主义、逃避主义。中国社会存在多元价值观,每个个体都是受团体、社会、法律等方面的约束,同时也具有一种或以上的文化价值观。这就让管理者反思,社会应该具有包容的社会管理模式。不同的人群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,制度可以体现一定程度的公平和效率,但制度之下,人的个体精神变弱了,制度有时候要和情感和价值观联系起来,社会管理结构和方式必须适度创新,能够包容不同价值观和管理模式。
      副校长江波参加了报告会并向耿焱赠送纪念品。

耿焱教授来校讲述“人文、社会科学与中国实践”

(作者:佚名 编辑:同济大学)
上一篇:杨贤金书记与我校2016届优秀毕业生代表座谈
下一篇:统战理论学习培训举办
相关新闻

我有话说

新文章

门文章